中午用餐的地點是馬太鞍濕地的欣綠農園....

關於馬太鞍濕地~
http://www.erv-nsa.gov.tw/user/Article.aspx?Lang=1&SNo=03000058 

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,是一處湧泉不絕的天然沼澤濕地,面積廣達12公頃。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,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,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,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。由於溪流的流速與深淺變化,營造出多樣化的生存環境,使得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裡有多達近百種的水生植物;鳥類、蛙類、昆蟲及水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,更是多的令人驚喜。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田邊的任何一條水溝裡,都可以發現魚、蝦、貝、螺的蹤跡,處處充滿旺盛的生機。

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是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塊,過去這裡長滿了樹豆,因此阿美族人稱此地為「vataan」(阿美族語樹豆的意思),這也是「馬太鞍」地名的由來。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獨特的「Palakaw」巴拉告捕魚法:利用中空的大竹子、筆筒樹的樹幹與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,製作出一個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,讓魚蝦在其間棲息繁殖。經過一段時間後,將九芎枝幹提出水面,即可將攀附在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;而藏身在底層大竹筒裡的鱔魚、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也可輕易捕獲。

除了這些鮮美的水產,來到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還可以品嚐到各種別具滋味的野菜。例如樹豆的豆子、麵包樹的果實、黃藤的藤心、箭竹的嫩筍、檳榔花穗與檳榔心、以及葛仙米、西洋菜、水芹菜、野苦瓜、木鱉子等等,在阿美族婦女的巧妙烹煮手法之下,每種野菜都成為獨具特色的桌上佳餚。此外,芙登溪裡現撈的魚蝦、香噴噴的紅糯米飯與鹽烤帶鱗的新鮮吳郭魚,更是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的招牌美食。

民國80年,花蓮縣農會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設立蓮花專業區,推廣種植花蓮縣的縣花──蓮花。10多年來,種植蓮花的區域從5公頃逐年增多,每年5月到8月間,是到此欣賞蓮花的好時機。沿著T形木棧道信步走去,可以享受置身於蓮花花海中的浪漫風情,登上瞭望台,更可俯看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的全景。喜歡騎自行車的遊客,也可以沿著「馬太鞍濕地自行車道」,來一趟充然自然野趣的踩踏之旅。 

在用餐前先分兩組跟著導覽老師進行一小段園內的導覽~
介紹濕地的一些植物及阿美族一些傳統的生活~











當然我不會那麼乖的聽解說..
時間有限~旁邊東拍西拍找東西看~






↑跟巴拉告合拍一張~


↑這是我喜歡的小溪類型~摸魚抓蝦最好了~~水很乾淨~~












↑河裡的魚一清二楚~種類豐富喔!!




↑有人忍不住去玩水抓魚~





















欣綠農園的菜色比起昨晚怡園吃的好多了~
招牌的鹽烤魚很好吃,肉很嫩.. 怡園我們吃的那條可能剛好沒處理好吧... 沒熟透啊...
附近還有一些景點可以逛~但因為跟遊覽車就無法一一去探索囉~ 下回自己來出遊時再來補拜訪吧!!
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桔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